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药物治疗需患者会自觉心跳加快、不规律,可伴有心慌、胸闷等不适,尤其在活动后或情绪激动时更为明显。
- 呼吸困难:当房颤引起心室率过快,心脏功能受损时,可导致肺淤血,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活动后加重,严重时在休息状态下也会感到呼吸困难,甚至不能平卧。
- 胸痛: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胸痛症状,这可能与心肌缺血、缺氧有关。
# 房颤常用药物
- 转复窦性心律药物
- 普罗帕酮:适用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房颤患者,可有效转复窦性心律,但对于合并器质性心脏病,尤其是心肌缺血、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慎用,因为可能会增加心律失常的风险。
- 胺碘酮:对各种类型的房颤均有较好的转复效果,尤其适用于合并器质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但长期使用可能会引起甲状腺功能异常、肺纤维化等不良反应,需要密切监测。
- 控制心室率药物
- 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可通过抑制交感神经活性,减慢心室率,改善心悸等症状,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心肌保护作用。适用于大多数房颤患者,尤其是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的患者,但可能会引起心动过缓、低血压等不良反应。
- 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如地尔硫䓬、维拉帕米等,可减慢房室传导,从而控制心室率。适用于不伴有心力衰竭的房颤患者,但对于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慎用,以免加重心力衰竭。
- 抗凝药物
- 华法林:是经典的口服抗凝药物,可有效预防房颤患者血栓形成和栓塞并发症。但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并以确保抗凝效果和安全性。
- 新型口服抗凝药:如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阿哌沙班等,具有起效快、无需常规监测凝血指标、药物相互作用少等优点,目前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对于严重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谨慎使用或调整剂量。
房颤患者的具体用药方案需要因此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网络或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其中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发送到本站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